法国画家米勒代表作拾穗者,是十九世纪的印象派写实风创作,描绘的是当时法国农村在秋收后,仨农妇从地面拣拾剩余麦穗的情景。展出时曾引起社会富贵阶层的批评。当时还是一个没有照相机的年代,要画一幅写实画需要很大的功力,为什么一位画家要花那么多的精力,投资时间去画这样一幅作品?其中到底有什么含意呢?

19世纪中期,法国现实主义艺术在田园间兴起,这是在官方支持的艺术与鸳鸯蝴蝶梦的浪漫主义外,成长发展起来的另一艺术脉络,以社会写实的生活状况为创作内容,艺术家们以赤裸裸的现实内容,大胆而不加粉饰地描写时下资本主义的社会,以艺术表现推向社会大众,作品具一定的批判性,具有报导价值,为社会阶层沟通,提供了交流的平台。

如果以绘画技巧来说,这幅作品在色彩应用,构图,对比及透视都是很成熟的,但是在意喻上,就有复杂的讯息。当时的法国社会现况,贫富不均,农民生活封闭又贫困。看了这幅画,或许会这样想,当农贩子把大批麦穗收割,装车带走之后,三位农妇还留在光秃秃的农田上,检拾剩下的麦穗,是自用呢,还是要上缴?那些留在田地间的麦穗,是希望被拾获,还是就这样的留在田间,当个遗珠之憾?

1849年巴黎流行黑热病,米勒携家迁到巴黎郊外枫丹白露的巴比松村,在这儿他结识了科罗与卢梭等画家。在这个原生闭塞的乡村,他一住就是27年,为这大自然和农村生活奉献出深厚感情与艺术挥洒。他早起晚归,上午在田间劳动,下午就在小屋子里作画。他爱生活、爱劳动、爱农民,于是,以卢梭、科罗和米勒为主要成员、在欧洲美术史上创出卓着声名的《巴比松画派》就这样形成了。许多法国人民家喻户晓的名画作品《播种者》( 1850 )、 《牧羊女》 (1852)、《拾穗者》 (1857)、 《晚钟》(1859)、《扶锄的男子》 (1863)、 《喂食》 (1872)、 《春》 (1873)等等,都是在这里完成的。

大学之道在明明德,教育事业是个良心事业,最重要的就是要把有意义的事挑出,给社会大众参考,为时下提供未来发展的空间,为条件不足的地方,提供参与整体社会发展的机会,刻出一条文化的深度,套用现代的语汇,就是以人为本,为良性经济发展添一助力。而米勒以画家的身份,以作品展现的方式,为当时的法国社会大众,以及未来资本化,工业化的世界,提供了非凡的教育题材,这是自由艺术(Liberal Arts)为当代文明,所提供的代表性贡献之一。

国际学塾谨此精神,为大众提供更精致的学习经验,为未来种下善良的麦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