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个人都有灵性,万物之灵指的人类。人之灵性所在,显现在不同的个人特质上。用科学分析解释,相近于〈多元智能学说〉。

自十九世纪工业革命之后,国家主义兴起,各国为了资源竞争,快速养成能为现代化发展所需的人力,提供政府部门所需,或参与科学研究,或发展各行各业,所以采用分门分科的教育方式,将人放进流水线教育系统,许以未来的高薪或高报酬等诱因,所以在学习过程中,为了适应各种制式教育所需,人的灵长性,或个人独特的显性智能,如果不符合教育体制下所需,就会被压抑,渐渐丧失成长空间。

如果依弗洛依德的学说,人的意识分原我、本我及超我三等,原我的本质是自我的灵性所在,主宰本我的喜好,或套上当代社会的标准,就是专业能力所在。这些灵性存在原我中,每个人都有独特性,在潜意识中不断以梦的方式,与本我沟通,如果沟通不良,就可能产生忧郁症或暴走现象,如果沟通良好,那么超我的本能就会出现。

在神学概念中,又称每个人都是灵(Spirit)魂(Soul)身(Body)三位一体的化身,灵是人与自然环境间的感知力,魂是自我存在的感应能力,前两者是形而上的学问,而身则是形而下东西,也就是身体发肤、五脏六腑之事。人在社会通常只是魂与身二位协调运作的事,而灵的开发,常常是被忽略了。尤其在现今集体化思维,同质化教育,大众媒体的催眠下,周遭俗成的文化限制住人的自由意识,压抑了灵魂的发展。

简单的说,一个人若身体不适,很容易就会感觉到。如果,发生突发事件被吓了,六神无主,目瞪口呆的现象,一看就是失了魂的模样,但是,灵的存在,是在面对大自然,欣赏艺术时,才会产生明显的作用。以艺术为媒介,是个探讨本我的的好方法。

自欧洲大航海时代的来临,传教士、殖民者、政府和大企业带着制度化的新文明,以压倒之势,同化许多地区的原住民部落,使得传统部族快速消失,许多原有的文化传统都被同化,不完整地融合在现在的文化中。工业革命后,优胜劣败的族群竞争理论盛行,资本主义不断的扩大经济发展圈,掠夺自然资源。各国以民主之名,发展国家机器,制式教育传授工业化应用知识,把一代代生产成这大机械的新品螺丝,替换电池,这种以大都会为资源集中地的发展模式,到了二十一世纪,信息革命,第四产业兴起之后,终于有了转机。过去资源集中式的大型工厂生产线,集体办公室,信息中心,中央大楼,车水马龙的购物商场,娱乐中心,都会因国际互联网的发展,产生去中心化的现象,信息发展让每个人的世界变大了,地球各地沟通的距离缩小了,参与生产的方式或消费的方式,不一定非得在资源集中的城市发生,这空间压缩、灵魂压抑的大都市,不再是人成长的必经舞台,敏感的的人会发现,大自然已被破坏如此,地球受伤很久了,都是为过去百年来人类的文明发展而牺牲。现在,有了机会可以再检视这发展的轨迹,是否有其他更好的选择。

近十几年来,西方社会确有愈来愈多的人,开始重拾土著文化中的启发,当成是灵性追求的起点。

过去灵性的成长是依靠宗教中神学,全世界无论那一派的宗教都是为启发人的灵性而存在,透过仪式,各种形式的艺术,以神之名,开启灵性成长之旅,那儿有密集人口,就有一个宗教聚集场所。

但人之灵性不一定非要透过宗教洗礼,那是神权时代的产物,是被发明的一种文化产物,而且有些宗教发展具有政治目地,具有排它性,已不符合多元共融的时代趋势。人的灵性成长可以透过艺术欣赏,接近大自然,冥想等方式学习。这些方式,源于几千年古老的部落文化,那是一个共和生存的时代,诸多萨满、瑜珈或太极等方式。

在中国文化体系中,也有修灵的概念,譬如大学之道在冥冥德,或养天地之正气等。

变迁快速的时代,数字科技让信息流通快速,网海茫茫,讯息真假莫辨,透过全球互联网的终身学习方法,是个培养研究精神,独立判断能力的方法,而你所需要的是一个好的导师。现代人在当代社会,常会迷失在文化酱缸里,沉迷于手机或网海中,染上网瘾而不能自拔,伤了身也失去灵魂,这是本世纪中出现的新文明病。所以以灵商启蒙的方式,是补充生活正能量,与时代正道接轨,为生活与工作加油,而各行各业中,也需要个人灵性的培养,这将有助于提升敬业精神。

对于生活感到无力?想要更了解自我,发展显性智能吗?改变未来,学习一门自我表达的艺术才能吗?欢迎参加国际学塾的潜能启蒙,一起参与研究灵性成长,改变一成不变的生活方式。

想要艺术品味、想要有个国际发展空间,或是只是想要多了解自己,发展多元兴趣的新朋友?欢迎点选以下的图块。报名参加我们精心推出的各项学程或文创工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