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在很多人每天都收到许多心灵鸡汤式的文章,说那个幸福的本源就在于做自己。感觉「做自己」这三个字就是个神喻,一旦领悟到了,浑身就散发着幸福人生的光芒,自此就无忧了。

然而,这个「做自己」的课题,看似简单但真的是那么容易就能达成的目标吗?难为之处是什么了?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那位「自己」到底是个怎样的谁。

一部由李安导演的「双子杀手」上映了,故事是叙述一位退休的老特工被克隆的年轻版自己所追杀,电影虽然是以动作片方式呈现,但喻意却是十分有趣。

尤其现代人的成长经验中,一直在为当个「优秀」的人而努力,为赶上别人而学习,填鸭式的往脑中塞进课本上的字,这种阅读文本的输入方式,既古老又失效率,对于某些智能特质的人是有可用的方法,但是对另一特质的人可能却是无用的,反而是种障碍。在中国传统人的成长过程,对于「优秀」的定义相当单一化,从小到大只为了考高分而努力,彷佛全部的人生都能在啃书本对应出标准答案。有些人在进入青春期荷尔蒙失调时,阴阳怪气的阶段,开始产生反传统的思维,或许开始讨厌被人指使做甚么事或穿什么衣,稍有偏差就被指正为离经叛道,那脑中独特的「自己」想要出来试试身手,却可能缺乏好的导师指引,怕被归类成异类,于是就又垂头丧气地躲了起来。

其实差异化的发展,本来就是自然演进的一部份,也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动力,否则为何要有男女之别,同一棵植物能开出雌雄不同花,让昆虫协助授粉才能结果并散播种子?

「我不正常吗?明明我感觉再正常不过,为何反而被批评为不正常? 当我想做自己的时候,却不被接受与认同!」这可能是许多人内心中常出现的一些问号。

正常与否其实在于参考的贝背景样本,但在许多人还来不及为这个问号找到答案时,可能就被繁琐的课业和成绩忙到没精神再深度探索了。每天都在和纸上成绩角力,为了进入好的大学,进入那些未来看似有发展的企业,将自己调整跟个机器人一样。运转正常才能为自己赚到一个好未来。只要有个明确的奋斗目标,怎能说不是在做为自己努力呢?要有梦想,但不知梦想是什么,是不是很矛盾?

曾经存在心底的许多问号,虽然不时还是会浮上心头,提出自己到底是谁的疑问?但按照轨道前行拼个高分,进入知名高校,这样就会出现一条路,然后就可以找到自己的社会定位,许多人渐渐妥协到自己的喜好其实没有那么重要,重要的是一个稳定的生活,一份工作,一个宠物,到时就可以好好回报自己的委屈了。

许多人相信了这个逻辑,于是都想挤进当下最热门的专业,人多了。为了让日后的路更加稳定,决定再拿个双学位,后来发现人人这般拼命,为了更有竞争优势,再去考个研增加专业领域的权威性,一切就是为了美好的未来,譬如要一个体面的职称与薪资,才会有美好的生活,好让一切的努力有所回报,带着幸福的光圈向人微笑。

但是,事实证明那只是短暂的花朵,许多人却会发现所苦读学习的,与自己的兴趣天差地别,或许安慰那个自己撑过去就好了,但工作的历练并没有增加自己的成就感,反而身体一天天的搞坏了,这才发现自己只是变成他人眼中的样子,而非那个独特灵魂支撑出的特质。

做到了他人的期待,但却不快乐。想要为自己找到突破,此时却又发现另一个问题,并不了解自己又怎么知道该如何开始。突然发现那个自己反而是个陌生人,不了解自己的喜好,不知道自己的潜能,也不太认识自己价值观?

许多人在传统宗教中找到暂时的答案,但是那些宗教只是历史的文化产物,是古人寻找自己精神世界与灵魂反思的纪录 ,只能解释过去但不能诠释当下,只能当个参考而已。人生的确充满着无限的可能性,不想被年轻的自己追杀,请多多了解那个潜在的自己吧!

国际学塾的创办是提供自我潜能启蒙提供平台,艺术教育学者王路易参考多元智能、人类的终极智能灵商、艺术疗愈法、以及潜能教育法,形成的潜能启蒙,可为长期学习注意力不集中、忧郁症、工作不力,缺乏自信或兴趣,或夫妻、亲子间关系失调等,提供参考解答。给自己一个重新认识自己的机会,也就是给朋友一个重新认识的机会。

爱好运动的熊孩儿

欢迎来电预约时间,让我们协助你一起找寻属于自己的灵魂吧!(点选预约)